人效怎么算,有什么指标,如何降本增效?从这5个方面入手

人效怎么算,有什么指标,如何降本增效?从这5个方面入手

人效展开就是“人力成本效率”,也就是人力成本的投资回报率,在企业年度里,一元的人力成本效能产出多少元的营收,所以根据这个定义,人效的公式如下:

人力成本效能=年度营收/年度人力成本。

在人效的指标体系中,由一系列的指标构成,这些指标数据可以为公司内部人效体系的分析做参考:

1、人力成本的投入产出

人力成本效能=年度营收/年度人力成本

人力成本利润率=年度净利润/年度人力成本

2、人力成本结构

人力成本含量=年度人力成本/年度营业成本

根据行业的不同,人力成本含量指标也不一样,比如软件行业,人力成本含量为80%左右,零售行业人力成本含量为10%左右,制造业大概在7%左右。所以我们在分析自己行业的人力成本含量的时候,可根据行业的特点来进行数据的获取和计算。

3、人力成本人均效能

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度营收/人数

人均工资=年度薪酬总额/人数

人均利润=年度净利润/人数

在计算人均效能指标时,需注意年度人数的计算。现在各个企业的HR 对于年度人数的计算有很多自己的计算方式,造成了算出来的指标不能进行对标和汇总。

年度人数的计算方法在行业里是每月在编人数的汇总/12个月,月度在编人数的计算公式:

月度在编人数 = 月初人数+入职人数 或者 月末人数+离职人数

行业人效数据的获取

数据分析是一个数据对比的过程,单个数据在数据分析中没有意义,所以人效的指标数据也需做对标,人效的数据对标一般为两个维度:

1、时间维度

时间维度就是对历年的人效数据进行对比,而且对数据的量有要求,至少需要5年的人效数据,然后进行可视化的建模。一般我们通过折线图和数据回归的方式,来进行人效和人力成本的数据预测。

2、行业数据对标

另一个维度就是把企业内部的人效数据和行业的人效数据进行对标,来分析判断企业的人效指标在行业里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在这个维度中,我们需要获取行业的人效数据,那如何去获取行业数据呢?

我们会找到行业里3家标杆的上市公司,然后分析它们的年度财报,或者这几家公司的财务数据和人力数据,通计算出行业的人效指标数据,再进行对标。

找到某公司的财务数据,人工成本数据和员工人数的数据。

1、公司营收数据 :28.71亿

2、公司净利润:1.85亿

3、公司总成本:27.43亿

4、人工成本:1.29亿

5、公司员工数:3049人

再通过这些数据来计算该公司的人效指标数据:

人力成本效能=公司营收/人工费用=28.71/1.29=22.25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公司应收/人数=28.71/3049=94.16万元

人均利润率=净利润 /人数=1.85/3049=6.01万

净利润率=6.43%

人工成本占比=1.29 /27.43=4.7%

人均人工成本=1.29 /3049=4.23万

人力成本效能=公司营收/人工费用=28.71/1.29=22.25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公司应收/人数=28.71/3049=94.16万元

人均利润率=净利润 /人数=1.85/3049=6.01万

净利润率=6.43%

人工成本占比=1.29 /27.43=4.7%

人均人工成本=1.29 /3049=4.23万

这些指标数据计算出来后,再和公司内部进行对比,就可以分析判断出自己公司的人效数据在行业里的水平。

人效数据记录表

数据分析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有数据,所以就需要前期 的数据积累。既包含了年度的财务数据,也包含了年度的人力成本数据。而且在数据量上,我们在上个章节也讲到,最少需要5年的人效原始数据。

相对比较容易的是财务数据,我们可通过公司的系统或者财务部门获取,但是比较困难的是人力资源部门的比价细节数据,所以在日常的人力资源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标准化的数据积累。

人效各个指标数据的字段需要有标准的人效数据表来记录,具体字段如下:

人效数据建模

有了人效的原始数据和指标体系后,我们可对人效的指标和关键指标字段进行数据建模,目的是对人效指标进行可视化,并且通过数据交互进行多维度的人效分析,包括人力成本的健康度、人效的趋势、人力成本的预测等,具体的模型如下:

在这个模型中,左侧是数据筛选的维度,包含了人效的各个指标和人效指标的字段,可通过指标和字段的选择来呈现数据的趋势。因为我们分析更多的是趋势,所以我们选择了折线图,可以显示各个关键指标字段的趋势。

比如我们选择人力成本含量这个指标。黑色的折线代表含量的趋势,通过这条折线我们发现,该公司的人力成本含量在近三年是比较恒定的数据,基本都在9%左右。

相对来说,该公司的人力成本基本属于健康的状况,同时营业成本几乎是一条上升直线,这就意味着该公司的营业成本每年保持一定的系数增长。根据这条直线,我们可以计算出第二年的营业成本数据,再乘以人力成本含量,就可以预测出第二年的人力成本数据。

通过对人效各个指标的预测和计算,我们可计算出人力成本,通过数据建模来完成人效其中的一个数据分析。当然,我们还可以选择不同的指标,在多个维度进行人效的分析。

数据分析驱动人效提升

上个章节讲到了人效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如果要进行人效的提升,无非是两个方向,要么提升“效”,要么降低“本”。在做降本增效前,首先要明确在人力资源领域,我们的“效是什么,我们的“本”又是什么。

人力资源并不是公司业务营收的直接输出者,我们关注的更多的是“人 ”, 所以人力资源领域直接的“效 ”,并不是公司营收这个“效”,而是员工岗位的“效”。在增效的时候,关注提升的是员工的能力和绩效。

在人力资源模块,如何落地降本增效,我认为可以从这5个方面入手:

1、控制流失成本

在人力成本分析中,我们日常看到的都是显性成本,比如招聘成本、培训成本等,很少关注隐性成本。在人力成本的组成中,人员离职造成的隐性成本是最高的。

关注各个部门的月度人员离职率,如果某个部门的离职率特别高,就对该部门进行离职分析,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降低离职率。

在人员流动模块,我们可建立BI数据看板,对人员流动的数据进行监控和全面管理。

2、控制使用成本

在人力成本的构成中,薪酬成本占了80%-90%,所以对薪酬成本的优化控制能直接控制人力成本。但是现在很多企业没有搭建起完善的职级体系、薪酬体系,导致在薪酬的控制上,更多是以人为主导,而不是以体系为主导。

通过薪酬体系的搭建和人员编制的预测,可以完成年度薪酬的预算。通过对新入职员工定编、定岗、定薪,全面地控制薪酬。

3、组织结构效能的提升

我们会从两个维度来做人才盘点,其中一个维度就是组织结构。对公司内部组织结构的关键指标进行数据建模,并对标行业的指标,分析盘点组织结构效能数据,通过对组织结构指标数的提升来完成效能的提升。

4、人员获取–招聘效能提升

招聘数据分析的关键效能指标是招聘效率,也就是在最短的招聘周期内招聘到最合适的人。我们可对招聘流程中的各个招聘转换率做数据分析,构建漏斗图,通过分析模型中转换率最低的阶段,寻找原因给出解决方案,最终提升招聘效率。

5、岗位能力和绩效提升

上个章节提到,人力资源降本增效的“效”是员工的绩效,所以在增效上,可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分析和改进。能力提升和绩效改进的基础,是用量化的数据输出人才的九宫格模型。再根据员工在九宫格模型中的分布,识别各个员工的绩效和能力数据。根据每个员工的能力评估数据和月度的KPI考核数据,针对性提升能力和绩效。

降本增效中的“成本和效 ”,本身就是以数据指标的形式进行呈现。所以不管是数据分析还是数据对标,我们都需要具备数据分析的思维。

通过数据的标准化和数据分析思维,建立起各个模块的分析模型和BI看板,结合业务输出分析报告,用数据支撑人力资源决策,用数据驱动业务发展,实现企业真正的降本增效。

金柚网,知名的人力资源数字化综合服务商,构建贯穿员工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体系。涵盖智能招聘管理系统、全球人力资源数字化服务、招聘流程外包、业务外包、数字化商保风控管理、企业内训与咨询等,已为8500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内容

代码后续怎么样写啊,教一下呗
bet·365

代码后续怎么样写啊,教一下呗

⌛ 08-19 👁️ 9163
拯救安卓手机:一招救砖大法,轻松还原手机活力!
365bet官网开户网址

拯救安卓手机:一招救砖大法,轻松还原手机活力!

⌛ 07-24 👁️ 7964
耳结尾的成语
bt365体育备用网址

耳结尾的成语

⌛ 08-14 👁️ 9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