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务五公开 > 结果公开
珠海市地方税务局2014年工作总结
打印本页发表时间: 2015-06-04 15:39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珠海市地方税务局 字号:

2014年是珠海地税成立20周年,也是确保实现“十二五”规划任务的关键之年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法征收,组织收入上新台阶

税费收入实现较快增长。紧紧抓住珠海经济企稳向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等有利因素,坚持税费并重,及早科学谋划,加强分析预测,不断强化征管。全年累计组织税费收入392.22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税收收入268.51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9.9%,税收增幅居全省首位,高出全省平均增幅17.8个百分点。社保费收入99.95亿元,同比增长7.8%。组织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0.42亿元,同比增长26.3%,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认真落实税收分析机制。做好税收收入运行月度、季度和年度分析,深入开展经济税源、税收政策效应分析,强化重点企业、重点税源地区、重点行业、重点税种税源分析,监控收入异动,提出税收预警通报。把握好总量与结构、地区与行业、税种与级次之间的关系,确保税收收入总量、各税种、各级次均衡增长。

切实加强税源税种管理。抓好2013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缴,补缴企业所得税41.55亿元,同比增长58%。重点税源企业税收贡献上升,全年纳税百强税收合计134.12亿元,同比增长62.3%,占总税收比重49.9%,比2013年上升3.8个百分点。“三高一特”重点企业合计税收56.21亿元,同比增长62.1%。港珠澳大桥等全市“十大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全年入库税费6.75亿元,累计入库税费29.76亿元。

二、纠建并举,依法治税深入推进

坚决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全年共对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残疾人就业等落实各项税收减免23.93亿元,同比增长4.8%。扶持企业科技研发,联合市国税局、科工贸信局出台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管理办法,全市共有107户企业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税收优惠1.89亿元。加强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宣传落实,进一步简化申报流程,为全市1940户小微企业落实所得税优惠640.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主动为受梅华路施工改造影响的沿线488户个体商户调整征税方式,惠民减负的做法得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嘉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小龙的批示肯定及社会各界好评。

大力整顿规范税收秩序。扎实开展各类税收专项检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房地产、建筑安装业及股权转让交易专项检查、私人会所税收秩序专项整治及清理进户执法项目工作。牵头开展2014年打击发票违法犯罪专项整治工作,查处违法企业62户,涉及违法发票票面金额4673万元。制定出台征管与稽查联动工作规则,进一步提高征管与稽查部门协作效率和税收征管水平,进一步营造法治公平税收环境。

持续加强税费法治建设。积极配合省、市审计部门开展2013年度税收征管情况、市财政决算及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组织开展税收执法督察内审,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及内部行政管理行为。首次运用司法听证手段裁定强制执行某职业培训学校拖欠员工社保费25万元案件。认真落实规范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

不断完善房产估价系统。在前两年住宅类存量房交易评估系统在全市推广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的基础上,于10月16日在市区范围上线启用非住宅类存量房交易价格评估系统,加强房地产相关税收管理,有效避免以往评估中人为因素影响,减少房产交易计税价格的随意性和争议事件发生,堵塞税收漏洞,防范执法和廉政风险。运行3个月来,调整计税价格150宗,增收税费1000多万元。

三、精耕细作,征管质效明显提升

坚持深化税费征管改革。主动适应金税三期对征管模式、业务流程规范统一的要求,开展业务流程优化重组,实现属地征、管的有机结合,提高涉税事项即办率。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社保费与税收的“内分离”管理,在各基层局成立社保办,创设费管员岗位,专职负责社保相关业务,有效提升税费征管整体质效和纳税服务水平。大力清理下放审批权限,继续清理审批事项清单,明确审批权限,规范审批流程。

“三方协作平台”上线运行。在年初上线社保费中间库新平台的基础上,在市政府大力支持协调下,我局牵头与人社局、财政局联合开发的社保费“三方协作平台”于9月2日正式上线运行。平台上线以来运行稳定,社保部门对我局发送各类数据审核通过率接近100%,受到缴费人一致好评。

积极备战“金税三期”上线。作为全省金税三期工程双轨试运行试点单位,主动对部分机构职能进行适应性调整,成立试点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选取全职能局斗门区局作为试点单位,按照分层次、分步骤、分主次的原则稳步推进双轨试运行任务。

深化综合治税信息应用。建立社会综合治税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第二批单位数据交换目录,实现全市30个成员单位全部上线。充分发挥涉税情报中心作用,通过集中批量清理原始数据查找分析涉税疑点,全年共有效清理数据3万多条,实现纳税评估收入4.9亿元。

四、优化服务,征纳关系和谐融洽

创新优化办税服务措施。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面向社会推出同城通办、办税公开、办理限时等“八项承诺”,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积极推进“三个减轻”(减轻资料报送负担、减轻表单填写负担、减轻税务检查负担),大力推广电子办税服务厅,提高办税效率。斗门区局城区分局新办税服务厅7月25日正式投入使用,历时多年的全市办税厅改造工作基本完成,极大提升了基层办税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指导新建办税厅完成规范化建设。

丰富拓展税费宣辅形式。精心策划全国第23个税收宣传月系列活动,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主题税企座谈会、联合特区报推出“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专题系列报道、联合国税公安拍摄打击假发票典型案例宣传片、继续推进税费宣传“进企业”、“进校园”等活动。围绕服务“三高一特”企业、小微企业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汇缴、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税费热点,全方位、多渠道开展税费宣传。为更好满足纳税人个性化税法宣传需求,利用红山楼改制契机,11月28日挂牌成立我市首个现代化纳税人培训基地——红山纳税人学校。

五、以人为本,队伍建设结新硕果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优化了基层局班子成员结构。

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以需求为导向,以业务为主线,大力推行案例式、研讨式、经验分享式教学,全年市局层面共举办各类培训班逾42期,培训2100余人次,建立起分级分类专业化培训体系。

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举办中国梦·地税情——纪念珠海地税成立20周年系列活动,展现我局20年发展历程,有效增强队伍归属感和荣誉感,受到各级领导同志好评和肯定。以“必知必谈必访”行动深化干群“连心桥”行动,各级领导干部走访干部职工、纳税人126人次,切实帮助干部职工解决工作生活实际困难84件。

六、狠抓落实,内部管理规范有序

全面扎实推行绩效管理。迅速组建市局绩效办,广泛发动、责任到人、全员辅导,将省局绩效指标百分之百“落地”,全面建立绩效管理制度指标体系,在全系统上线运行绩效管理系统,实现绩效管理业务、流程、人员全程覆盖。

机关行政运转畅顺高效。在全省地税系统率先使用云桌面一体办公,将“网络就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全系统逐步推广应用,运维保障和安全防护能力有效提升。

参谋辅政作用充分发挥。为“三高一特”重点企业积极建言献策,2014年为全市各项重点工作提供税收政策咨询建议230多项。

七、正风肃纪,党廉建设不断加强

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上级部署,我局结合实际、积极创新,把教育实践活动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化改革、便民服务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认真查摆、立行立改,完成领导班子、班子成员个人整改方案措施以及干部群众利益诉求整改台账,将优化纳税服务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最直接体现,开展服务纳税人“最后一公里差什么”大讨论,查摆整改问题,推动建立完善规章制度,有效解决了“四风”突出问题,提高了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以活动成效推动地税事业新发展。

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坚决落实中央改进作风八项规定,印发《整治“三公”经费开支过大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支出工作方案》和《严格公务接待标准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深入巩固“转作风提效能”活动,落实“每月征集问题”、“三月一清障”活动等12项重点任务,积极参与珠海市机关窗口单位“行政服务创新进步奖”活动。

切实加强内控机制建设。首次创新联合开展税收执法督察与内审工作,找准问题督促整改落实。邀请第三方协助利用电话咨询、实地查访等方式,对税务人员税风税纪、整治“四风”情况等进行明查暗访,严格责任追究。以风险为导向继续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全面实施内控风险检查“回头看”。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文章
  • 相关下载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