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经济社会和税收事业发展的需要,珠海地税加大牵引力,突出推动力,积极完善和细化管理办法及措施,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着力提高编外人员管理水平。
一是坚持规范化管理,拧紧制度“安全阀”。根据省局进一步加强全省地税系统协税员管理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珠海市地税系统编外合同工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规范了编外合同工工资发放、绩效考核、加班管理、请休假管理等的流程及规定。基层局办税服务厅建立合理的岗位交流制度及AB角制度,明确前台协税员的岗责、业务流程和考核机制,有效防范执法风险和用工风险。
二是坚持常态化培训,立足岗位“勤练兵”。针对编外人员岗位制定培训规划,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大力开展“纳税服务之星”大比武活动,围绕营改增业务、金三系统上线、国地税征管改革、提升纳税人满意度等新业务要求多次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实战考试、制定指引,加强对协税人员廉政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协税员队伍税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保证每个前台协税员懂业务、懂流程、懂服务,建立一支业务水平硬、服务质量高的前台协税员队伍。
三是坚持科学化招录,把好用人“入门关”。严格审核年龄、学历、专业等招录条件,保证编外人员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招录工作应从基层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为基础,开展摸底调研后再制定招录章程。用工指标的分配及岗位调配,与办税服务厅的工作量相挂钩,建立双向反馈途径,即市局可根据工作需要通过聘用人员,基层局也可根据工作量的变动向市局提出建议,双向的畅通沟通能够有效解决人力资源紧缺问题。
四是坚持人文化关怀,激活队伍“动力源”。建立谈心机制,坚持正确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正确帮助解决编外人员在面对工作压力及工作强度“两高”的情况下,理性对待突发的纠纷及投诉。及时发现协税员心理和思想动态,关心协税员生活工作中的存在的困难,做到“三个优先”:优先解决生活困难、优先关心家庭变动、优先提供切实帮助,让编外人员真正融入地税大家庭,保证编外人员队伍稳定和谐。